硬化層深度 檢測介紹
硬化層是指通過熱處理或表面處理等工藝使材料表面硬化。根據不同的工藝方法,硬化層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如滲碳硬化層、滲氮硬化層、離子注入硬化層等。
中科檢測可提供硬化層深度檢測服務,測量鋼件表面有效硬化層深度,確定零件表面的硬化處理是否滿足產品標準的要求,硬化處理工藝是否合適。
硬化層深度 檢測范圍
鋼按化學成分分為碳素鋼(簡稱碳鋼)與合金鋼兩大類。
按鋼材的用途可分為結構鋼、工具鋼、特殊性能鋼三大類。
按鋼材中有害雜質磷、硫的含量可分為普通鋼(含磷量≤0、045%、含硫量≤0、055%;或磷、硫含量均≤0、050%);優質鋼(磷、硫含量均≤0、040%);高級優質鋼(含磷量≤0、035%、含硫量≤0、030%)。
按冶煉爐的種類,將鋼分為平爐鋼(酸性平爐、堿性平爐),空氣轉爐鋼(酸性轉爐、堿性轉爐、氧氣頂吹轉爐鋼)與電爐鋼。
按冶煉時脫氧程度,將鋼分為沸騰鋼(脫氧不完全),鎮靜鋼(脫氧比較完全)及半鎮靜鋼。
硬化層深度 檢測方法
硬化層深度小于0.3mm的鋼件:
鋼件薄表面硬化層深度檢測方法,要根據硬化層的性質以及估計的硬度來選擇。檢測方法主要有顯微組織測量法、顯微硬度測量法。
硬化層深度大于0.3mm的鋼件:
測定時,鋼件在距離表面三倍有效硬化層處的硬度,應該在低于極限硬度的情況下再減去100。如果有爭議,可以直接采用較高的極限硬度值來測定有效硬化層深度。
滲碳淬火硬化層深度檢測:
檢測經過熱處理后,距離表面三倍淬火硬化層深度的地方硬度值小于450HV的鋼件。測定方法可以使用維氏硬度測量方法火、努氏硬度測量方法。
硬化層深度 檢測標準
GB/T 9451-2005 鋼件薄表面總硬化層深度或有效硬化層深度的測定
GB/T 9450-2005 鋼件滲碳淬火硬化層深度的測定和校核
GB/T 5617-2005 鋼的感應淬火或火焰淬火后有效硬化層深度的測定
GB/T 9451-2005 鋼件薄表面總硬化層深度或有效硬化層深度的測定
GB/T 9095-2008 燒結鐵基 材料滲碳或碳氫共滲硬化層深度的測定及其驗證
服務優勢
1.擁有眾多先進儀器設備并通過CMA/CNAS資質認可,測試數據準確可靠,檢測報告具有國際公信力。
2.科學的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保障每個服務環節的高效運轉。
3.技術專家團隊實踐經驗豐富,可提供專業、迅速、全面的一站式服務。
4.服務網絡遍布全球,眾多一線品牌指定合作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