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監測

海洋垃圾通常是指在海上被人類丟棄、從陸地通過地表徑流、因自然災害等方式進入海洋的垃圾。開展海洋垃圾監測對海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 電話:400-133-6008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興科路368號(天河實驗室)

    廣州市黃埔區科學城蓮花硯路8號(黃埔實驗室)

    郵箱:atc@gic.ac.cn

海洋垃圾 檢測介紹

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環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經加工的固體廢棄物。海洋垃圾通常是指在海上被人類丟棄、從陸地通過地表徑流、因自然災害等方式進入海洋的垃圾。  

在開展海洋垃圾監測之前,需要制定詳細的監測方案;實際調查過程中,還需監測記錄垃圾的種類、名稱、尺寸,通過對海洋數量、分布、組成和來源的統計分析,獲取到相關統計結果,從而掌握海垃圾污染情況,規范海洋垃圾處理方式,為海洋生態環境污染管理提供有力技術支持。

海洋垃圾 檢測形式

包括現場調查、遙感技術、水下探測、化學分析等。

現場調查是最常用的監測方法,通過人工觀察和采樣,了解海洋垃圾的種類、分布和數量。遙感技術可以通過衛星圖像等手段,對海洋垃圾進行快速、大范圍的監測。水下探測則可以通過潛水員或機器人等手段,對海底垃圾進行探測和采樣。

化學分析則可以對采集的樣品進行分析,了解其中的化學成分和污染程度

海洋垃圾 檢測標準

GB 3097-1997 海水水質標準

GB 18668-2002 海洋沉積物質量

GB 18421-2001 海洋生物質量

GB 17378.4-2007 海洋監測規范 海水分析

GB 17378.5-2007 海洋監測規范 沉積物分析

GB 17378.6-2007 海洋監測規范 生物體分析

GB 17378.7-2007 海洋監測規范 近海污染生態調查和生物監測

GB/T 12763.2-2007 海洋調查規范 海洋水文觀測

GB/T 12763.3-2007 海洋調查規范 海洋氣象觀測

GB/T 12763.6-2007 海洋調查規范 海洋生物調查

HY/T 147.5-2013 海洋監測技術規程 海洋生態

HJ 91.1-2019 污水監測技術規范

GB 8978-1996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HJ 442-2008 近岸海域環境監測規范

HY/T 086-2005 陸源入海排污口及鄰近海域生態環境評價指南》

HY/T 076-2005 陸源入海排污口及鄰近海域環境監測與評價技術規程


海洋垃圾 檢測優勢

中科檢測可開展近岸海域常規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實驗室擁有專業的監測設備和規范的監測團隊,滿足國家和國際法規要求出具海洋垃圾監測報告,推動海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

海洋垃圾監測 報告用途

產品質控:國內外市場銷售,資質認證等等;

電商品控:產品進入超市或賣場,網站商城等;

貿易活動:政府部門、事業單位招投標、申請補助等;

工廠評估:工商抽檢或市場監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