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化油品質量檢測項目與檢測方法介紹:如何測定油品質量


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迅猛進程中,煉油產業及其成品油的質量監管體系也實現了顯著的進步。當前,開發和提供對環境友好的清潔能源已成為整個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石化油品的生產、儲存、運輸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進行及時的質量監控。為了更精確地測量油品的物理和化學特性,確保其質量符合標準,本文詳細介紹了油品檢測中的一些關鍵方法,包括餾程、凝點、酸度、銅片腐蝕和殘炭等,并強調了在檢測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作為第三方檢測中心,中科檢測機構擁有CMA和CNAS認證檢測資質,檢測設備齊全,數據科學可靠,可出具國家認可的石化油品質量檢測報告。
石化油品餾程的檢測
油品在規定條件下蒸餾所得到的以初餾點和終餾點表示其蒸發特征的溫度范圍叫餾程。它常以一定蒸餾溫度下餾出物的體積百分數或餾出物達到一定體積百分數時讀出的蒸餾溫度來表示。
餾程既是鑒定蒸發性、判斷油品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標,也是區別不同油品的重要指標之一,對其控制分析的準確性與否,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量和產量。輕質石油產品,如車用汽油、車用柴油、溶劑油和煤油等的餾分測定見GB/T 255《石油產品餾程測定法》和GB/T 6536《石油產品常壓餾程特性測定法》;重柴油、蠟油、原油等重質餾分測定見SH/T 0165《高沸點范圍石油產品高真空蒸餾測定法》。
石化油品凝點檢測
石油產品是多種烴類的復雜混合物,每一種烴類都有它自己的凝點。凝點作為油品儲運中質量檢查的依據之一,用于評估油品中含蠟量,是判斷油品低溫流動性能的重要指標。
具體而言,石油產品的凝點是指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將盛于試管內的試油冷卻并傾斜45°,經過1 min后,油面不再移動的最高溫度。影響凝點測定的主要因素有油品的化學成分、冷卻速度、熱處理等。油品凝點的測定見GB/T 510《石油產品凝點測定法》。
石化油品酸度(值)檢測
酸度和酸值都是表明油品中含有酸性物質的指標,用于控制油品腐蝕性能和使用性能。通過測定油品的酸度和酸值,可以判斷油品中酸性物質含量的大小、油品的腐蝕性、油品的使用性能與變質程度。
分別見GB/T 258《汽油、煤油、柴油酸度測定法》和GB/T 264《石油產品酸值測定法》。
石化油品腐蝕性檢測
油品在運輸、儲運和使用過程中,都同金屬接觸,而所接觸的金屬當中,除鋼鐵之外,尚有銅、鉛合金、鋁合金等,所以為了判斷燃料中是否含有能腐蝕金屬的活性硫化物,以及預知燃料在使用時對金屬腐蝕的可能性,需要進行銅片腐蝕試驗。
參見GB/T 5096《石油產品銅片腐蝕試驗法》。
石化油品殘炭檢測
油品的殘炭是指將油品放入殘炭測定器中,在不通入空氣的試驗條件下,加熱使其蒸發和分解,排出的氣體燃燒后所剩余的焦黑色殘留物。它是衡量油品中膠狀物質和不穩定化合物的間接指標,其值越大,表明油品中不穩定的烴類和膠狀物質就越多。
石油產品的殘炭測定法有GB/T 268《石油產品殘炭測定法》、SH/T 0170《電爐法殘炭》和GB/T 17144《微量殘炭法》,測定結果用質量分數表示。